請關注!每天將分享推薦權威精神心理相關的治愈經驗、科普資訊
得了抑郁癥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情,甚至有的患者會說:“還不如得點其他的病,哪怕做個大手術,能好就行。”雖然這是句玩笑話,但確實表達出了患者的無奈和痛苦。
抑郁癥到底能不能治愈?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抑郁癥本身并非不治之癥,通過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治療,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只不過有幾個問題需要大家注意:
抑郁癥的病因復雜,既有可能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是環(huán)境因素、家庭因素等引起,因此治療也就相對復雜,不是隨便吃抗抑郁藥物那么簡單。可能一種藥物對這個患者來說是神藥,對另一位患者就不起作用。
抑郁癥復發(fā)率高,治愈的抑郁癥患者中一年內復發(fā)的概率高達50%,這種現(xiàn)象讓很多人誤以為抑郁癥根本治不好,治好了也會再復發(fā)。
其實這就像易感冒的人,每到一定的季節(jié)就會感冒,吃些藥很快就能好,但下次還是會感冒。只不過感冒沒有那么痛苦,所以人們不太在意。
抑郁癥干預得越早,治愈率越高。在抑郁癥早期,癥狀比較輕,及時治療比較容易取得效果,再經過足夠時間的鞏固治療,是很有可能痊愈的。但現(xiàn)實往往是人們不重視心理健康,只有到明顯感覺痛苦時才考慮就醫(yī)。
藥物治療不理想,需個性化治療
如果單純用藥就能夠解決問題,當然是比較好的。但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少,因為抑郁癥的出現(xiàn)大多與性格特征、家庭環(huán)境、生活經歷、社會壓力等有關。而藥物只能作用于大腦內的神經遞質,幫助其恢復正常水平,從而使管理情緒、認知能力、運動能力等的大腦部位恢復正常功能,并不能對心理產生作用。
先天因素、家庭環(huán)境、成長經歷等塑造了我們的性格特征和氣質類型,有的人內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自卑、有的人自信,有的人凡事都往好處想、有的人凡事都往壞處想,這些方式都在影響著心理健康。
所以,當單純的藥物治療不能治愈抑郁癥時,就要考慮是不是對心理產生消極影響的那些因素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其實,我們更鼓勵抑郁癥患者在考慮藥物治療之前就先考慮心理治療。了解自己心理出現(xiàn)問題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